找到相关内容25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对治淫欲的殊胜窍诀—根松仁波且谈脉气明点的要义

    ,越滴越热,就像火与油,油滴得越快越多,火越旺,这叫拙火,拙火就是热的意思。修止到这时候才能生定,俗称拙火定,但这种定只是相对的定,还不是正定。正定是不退失的定,又称三摩地。噶举派特别注重修拙火,每...

    根松仁波且

    |气脉|明点|戒淫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4335983839.html
  • 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探源

    亲近善知识、听闻正法、思惟人生价值、如法修持(属于“略示修法”一节)开始,然后进入下士道、中士道、乃至上士道的修止,都是采取了瑜伽行派的修持次第。在修止之后再修观,才以中观应成派直接透视诸法无自性空理的...

    如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5739494.html
  • 《菩提道次第言广论》探源

    亲近善知识、听闻正法、思惟人生价值、如法修持(属于“略示修法”一节)开始,然后进入下士道、中士道、乃至上士道的修止,都是采取了瑜伽行派的修持次第。在修止之后再修观,才以中观应成派直接透视诸法无自性空理的...

    如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71539818.html
  • 如何了生脱死

    当返照自觉,自知所见所得一切境界,一切神通作用,终不可取,不生染着,了了常明,如如不动,而随顺取入寂灭,以此方便,解脱生死,即名为止。老子所言:“致虚极,守静笃。”即是止的法门。修止之时,最忌在由静极...”因为神通也罢,洗钵吃饭也罢,均为如来藏之变现,其体性实一。因此,修止,观想时,当具有此等见地,不为幻境神通所迷,如此才不至于堕入邪止邪观之中。  所谓慧观,又名毗钵舍那,译言思维观察,正慧抉择。这种...

    邓俊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01342206.html
  • 论大乘瑜伽止观的修习

    一致。   舍相:在单修止,单修观或止观双运的过程中,如果还有昏沉、掉举两种随烦恼,则用无功用作意和心任运转有所有作意对治之。(13)  四、止观的单修,双修及止舆观的关系  止和观的关系,按道理来说,...段话的意思是说,“当我们的心只住在所缘的境中时,心与相分相应,叫做单修观:当我们的心只住在能缘的心念中时,心与见分相应,叫做单修止;当我们的心通达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识性和如性时,心一境性,叫做止观双运...

    释高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4147978.html
  • 北朝禅风

    、真如三昧。由修止而得正见,悟自心佛性,从而找到了真正可靠的安身立命之本,故名“安心”。行入,亦称发行,指在生活中修报怨、随缘、无所求、称法四行,在顺逆境缘中保持本心,不为八风所动,并与法性相应而修六...世亲《往生论》,说论中所言净土行五念门(礼拜、赞叹、作愿、观察、回向)中,第二赞叹门,谓以决定信心称阿弥陀佛名号;第三作愿门为修止,止有一心专念阿弥陀佛、止一切恶、止求声闻缘觉心三义;、第三观察门为修观...

    明 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02855591.html
  • 天台大师智顗的禅病对治理论(二)

    忽然身   体疼痛、或忽见怖畏像,及种种恶相。   7. 烦恼障病:可能引起不发禅定,贪欲心起、爱著异性,生起嗔念   ,生起与佛法相违的断、常等邪见等病状。   8. 修止与修观之...的问题,因此,坐禅时必须要由具备   足够的学理与经验的禅师来指导,才不致发生误差。如修止、修观、六气   、十二息,及其他方术疗法,都是专门技术,只透过阅读禅书,是无法完   全应用的。...

    蓝吉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4268662.html
  • 宗舜法师: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第一卷科解

      一、总说:   (一)依《庄严经论》《现观庄严论》所明:   闻思修皆属修行道路,非修道时仅修于止,观属闻思边事   (二)依《集菩萨学论》所明:修道之行有修止与修观二种   二、别说: 有三   (一)修观:如修对善知识信心等时   (二)修止:心不能安住一境之时   (三)破妄显正: 分三   错误观点一:聪明人只要修观,愚钝者唯应修止   产生原因:不明皆应双修止观之理...

    宗舜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4241834.html
  • 多识仁波切著:佛教理论框架(2)

    (二)修止息的条件、方法和成就标准  保证修止成功的条件是:  1.戒行清净;  2.心境保持清净,排除思想干扰;  3.身闲、避免身体劳累;  4.生活清淡无欲,对习禅具有坚定的信心。  在修止息...  观是为了开发智慧,获得智慧正见。从广义的角度讲,蕴、处、界、苦、集、灭、道等一切法理都要用理性的思辨规则认真思考,静虑观察,化为自己智见的所观对象。  在重点修止阶段应习不净观、慈悲观、十二因缘观...

    多识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1744153.html
  •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(5)

    ,佛教中所教的修止或奢摩他,不是佛教专有的。在佛陀出世以前,瑜伽行者就修各种系统的止,就像他们现在仍在修的那样。印度总是一块神秘主义的国土,但是当时流行的瑜伽,从来没有超越某一点。菩萨不满于仅仅是禅悦...潜入。[xvi]  佛陀说:  诸比丘啊,修止,比丘修止得止,如实看待事物。[xvii]  但是集中的止修持,其本身是永无止境的,它只是对某种更高、更重要的东西的一种手段,那就是观。换句话说,这就是获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5346076.html